編者按:為深入推進“愛崗·愛家·愛棗礦”主題活動,進一步深化“兩珍惜、兩保持”形勢任務(wù)教育,引導(dǎo)廣大干部職工自覺珍惜崗位、主動敬業(yè)奉獻,扛起“全面提升突破”重大使命,棗礦集團黨委宣傳部、工會群團工作部、融媒體中心于7月至11月底,聯(lián)合開展“愛崗·愛家·愛棗礦”主題征文活動,并在集團微信公眾號、內(nèi)外網(wǎng)站等媒體平臺開設(shè)專欄,擇優(yōu)刊發(fā)礦區(qū)干部職工征文作品。來稿請標注:“愛崗·愛家·愛棗礦”主題征文,郵箱:zkjtwx@163.com。
陪伴礦山一路成長
我從小在礦區(qū)長大,所以對于煤礦,骨子里就有強烈的“歸屬感”,對于那些在地層深處采擷光明的礦工,天然的就有濃郁的“親近感”。后來,我也在煤礦參加了工作,棗礦就真正成了自己的“家”,礦工也變成了“親人”。
參加工作以來,滿打滿算已經(jīng)19個年頭了,成為礦井的一個“老人”了,這個“老”不光是年齡上的增長,更有工作上的成長,19年讓我從青年走到中年,更是讓我對煤礦的這份熱愛,更加豐厚、純香、濃烈。
2004年,我來到濱湖煤礦工作,對工作是既陌生又有些憧憬。煤礦的美好畫卷就像點綴在心底的那一份執(zhí)念,在心里給我了一種家的溫暖。當年初建的礦井,還有些荒涼,通過我們十幾年的建設(shè),漂亮的辦公樓、宿舍樓有了,郁郁蔥蔥的綠色植被有了,鳥語花香、風(fēng)景如畫。對于全程參加建設(shè)的我,見證了這座煤礦的成長,這一路的陪伴,讓我感覺特別幸福,毫無保留地將根扎在了這里。
我更加慶幸,這十幾年中,我沒有在困難時期跟風(fēng)選擇離開,而是選擇在這里奮斗堅守,歷經(jīng)風(fēng)雨,明媚的陽光如期而至,這里變成了我們生存依靠的家園。
十幾年,時間不算太漫長,歲月也留下了很多故事。礦山敞開胸懷包容了我的所有,包括青春、年華、歲月,也把我的情緒和思緒雜糅在這十幾年的每一天,隨著太陽升起而美麗,伴著月亮落下而使生活充實。她見證了我們所有的故事,包括我們對未來的憧憬和信仰。
我們也一樣,陪伴著礦山一路成長,在風(fēng)塵仆仆的奔波中拂去渾身附著的塵埃,一路高歌,一路狂奔,一路追隨著礦山前行;所到之處,皆是真情實意,路過的花蕊,陪伴著我們走過了一年又一年?;仡欉@些年,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我們愛這里,因為熱愛,所以留下,因為熱愛,所以為她奉獻我們的所有,唯愿礦山能夠永續(xù)發(fā)展、再創(chuàng)輝煌。